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8 (第4/4页)
多了。 虽说当皇帝也有可能有很多无奈,没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但那一般都是针对皇帝的一些荒唐想法,朝臣们才会激烈地反对。 一般来说,只要皇帝不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,大臣们都是会见风使舵,顺着他的心意来的。 公孙明笑道:“现在大齐是百废待兴的状态,实在是没办法。您再坚持坚持,等三月开了恩科之后,情况一定会好很多的。到时候争取让您睡上午觉。” 裴清殊点头笑了笑。 “对了,刚才有旁人在,臣没好意思提。其实就像龙大人说的,让贫民为朝廷做事的想法很好,只是臣以为,这项政策不应只局限于农耕。” “哦?”裴清殊来了兴趣,“你的意思是?” “您还记得延和二十三年,咱们去山西的时候,发现当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死在煤矿上么?臣以为,如果能将这些煤矿收为朝廷所有,由朝廷派出专人负责管理的话,情况一定会好上许多。当然,不仅仅是煤矿业,许多其他的产业,朝廷也可以参与经营。” 在过去,大齐一直秉持着“不与民争利”的国策。除了经营盐、茶这两个可能产生暴利的行业,必须要有官府的盐引和茶引之外,朝廷在其他商业领域所占的比重都不大。 官营煤矿和官营冶铁虽然有,但规模都非常小,仅限于为官府提供铁器,所制作出来的成品几乎不会在市场上流通。 如果能够扩大官营产业的范围和规模的话,的确会产生不小的利润。 只是这样一来,就难免要“与民争利”了。 公孙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,所以刚才才没有贸然在旁人面前提出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