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0章 安民政策 (第1/5页)
“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,它永远不会堵车............” 何杨骑着电瓶车,一路唱着来到广场。虽然此时村子的道路还没有铺设水泥,但是路基已经形成。路上仍有少数坑洼之处,但骑车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。 找到几个部门负责人,何杨让他们来自己家里开个小会。 路上遇到的村民、流民,在震惊何杨骑着两轮电瓶车的行为之余,再次确信了何杨“神仙”的身份。 不多时,李铁等几位负责人来到了何杨的住处。 见人都到齐了,何杨开门见山地说道:“今天让各位前来,便是安排村子后续的事情。” 众人听到何杨有新的安排,端坐好仔细聆听。 何杨顿了顿,对后续重点事项进行逐一安排。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,首先解决的便是春耕问题,这不但涉及生存问题,更影响今年的赋税。 别看每个成年男子能分到100亩田,但哪怕一家老小全部上阵,也不见得种得完。 再受到天时、地理位置、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影响,看似不少的土地,实际产出并不多。 天下太平,风调雨顺时,一年辛苦下来还有结余,可一旦天时不好、政局不稳,一年产出还不够赋税。 说起赋税,在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,以征收谷物、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,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。 所谓【租】【庸】【调】分别指唐人需向朝廷履行的三样义务。大唐百姓在十八岁时,朝廷拨一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