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26节 (第2/7页)
自己,你现在根基还不稳,不要和朝臣们硬顶着,朝臣说什么就是什么,这是大势所趋,对着干没好下场,没见就连丞相和东阿侯都没为你说话吗? 刘彻明白了这一点,明白自己的试探已经出现了结果,于是同意了为九江王上恶谥“厉”的要求。 长乐宫。 刘彻脸色有些不太好看,这些时日他一直在回想这件事,九江王刘启死在阵上,前线传来的消息是畏罪自杀,大概率是真的,毕竟刘启还是要脸的,但真实情况嘛,真真假假没人知道。 但刘彻对这个结果是很郁闷的。 他是希望刘启死,但不是这么死,之前不愿意为刘启上恶谥也是因为不好看。 之前刘彻以为刘启会在回到九江国,或者直接去九江国的路途中就自杀的,因为刘彻自忖,若是他经历了这种事,定然是不受这样耻辱的。 刘启没自杀这就很出乎刘彻预料了,等到刘启造反之后,他是真的疑惑,形势到了这个地步,造反又有什么用处呢? 刘启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呢?他造反是单纯为了把全家和国中贵族全部流放吗? 不知道图什么,还不如直接自杀,给双方一个体面,之后子嗣改封也不是没有希望,结果现在搞得这么难看。 刘彻不明白他只是派人请刘启来到长安而已,为什么就会造反呢? 因为那些使者已经死了,所有经历过那件事的当事人都死了,所以刘彻永远不知道,那些使者故意多说了两句话,故意催促的急了一些,故意傲慢了一些,故意含糊其辞了一些。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密的事情,史书上只有简单的记载,“孝武元年,九江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