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6节 (第5/7页)
方位的竞争。 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之中,时间匆匆的溜走,春去秋来,寒冬凛凛,手握着最肥沃平原的齐国渐渐占据了上风。 齐国本就是膏腴之地,又有吴国平原产出的粮食,郑地和宋地都是产粮大地。 魏国的土地还算是肥沃,但是赵国之中,山地较多,在这种对峙之中完全没法给魏国提供帮助。 赵魏两国敏锐的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,开始寻求主动出击,希望能够找到破局的机会。 当然,这并不是说赵魏两国就完全没有机会,因为这是一场发生在韩国土地之中的战争,赵魏两国是随时可以退回到国中的。 赵魏两国认为,即便拼消耗拼不过,但是魏国和赵国的强兵依旧拥有着决定性的实力。 魏武卒天下无敌! 第140章 秦国背刺,齐魏终结 从函谷关到东海之滨,五千里的广袤疆域之上,赵魏韩齐四国对峙了数年,双方都感觉到决战的时刻似乎就要到来了。 这可能是数十年来诸夏大地之上,质量最高的一场大战,魏国是老牌的中原霸主,变法的成果还在支撑着魏国。 齐国则是变法革新的新贵,拿下淮泗,击败楚国,吞并吴国的东方霸主。 韩赵都有强兵劲卒,实力不可小觑。 秦楚燕这边疆三国同样在关注着这一场战争,秦国之前和齐国一同围攻魏国在淮泗的土地,但在齐国转道向南之后,却和魏国在河西签署了和议。 双方约定互不侵犯,秦伯还和魏侯歃血为盟,保证绝不参与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,秦国现在国中凋敝,只希望魏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