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15节 (第3/7页)
因为洛氏不仅仅在世上,关键是还位高权重,是最顶级的学阀。 那么阐述其中思想的时候,就不能胡编乱造,而是要真正的揣摩其中的意味。 换句话说,就是要揣摩洛氏想要什么思想出现在世上,这可就太难了。 《尊王》就好很多,因为孔家势力不行,在儒门之中地位虽然高,但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是不少。 不过治《尊王》有一个极大的弱点。 那就是《尊王》是孔子揣摩《执政》写出来的,是对洛明公思想的一种揣摩,所以随时都可能会遭到洛氏典籍的暴打。 刘恒问道:“博士请言之。” “先贤作春秋,自古太平之世,皆君有德而令一行也。” “素王制作礼乐,诸侯听从天子的命令,互相之间没有征伐,面对蛮夷团结一心,这就是邦周兴盛的缘由啊。 僖王的德行开始败坏了,于是上天夺走了他的权力,诸侯不愿意朝拜他,想要挑衅他,邦周就乱了起来。 直到齐桓公称霸尊王,天下的诸侯都按照他的意志而行动,诸夏才再次安定了下来,孔圣赞扬他和管子。 如今天下离乱数百年,直到太祖高皇帝鼎定宇内,九州遂归为一统。 但一统之下,犹有裂纹,天子的命令不能行走在列国之中,所以才有诸王国之乱,及至推恩裂国,龃龉渐渐就消失不见了。 天下之间的法度应当变化,天下之间的思想应当变化。 陛下,这是上天所赋予您的使命啊。 到了这个时候,若不能再在天下之间一统,使海内都沐浴皇帝的恩德,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? 太平的世道将要出现,圣王降临在人间,这是先贤所给出的答案,圣王又是谁呢?” 他目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