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百四十节 互相试探(1) (第5/8页)
金日听着,微微的笑了笑,点头道:“侍中大作,鄙人读之,如蒙晨钟暮鼓!” “侍中心胸,更是令鄙人钦佩!” “夷狄进至于爵!” “几与孔子之所谓‘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’相合……”金日谈起话题,就特别有兴致,他拉着张越的手道:“吾曾读书,闻《论语》曰:子欲居九夷,或曰陋,如之何?孔子曰: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” “吾读而落泪,夫子之教,何其大也?奈何当世士大夫,持孟子之见,不以教化家诸四夷,反曰:吾闻用夏变夷者,未闻用夷变夏者,又曰:夷狄非中和气所生,非礼仪所能化……” “至闻侍中之言,方才明悟,非其不能教之,实不愿教之!” 张越听着,微微颔首。 当代士大夫们,或者说今文古文两大阵营的儒生们,那叫一个傲娇啊! 公羊学派,天天将‘不与夷狄之执中国’‘中国不与夷狄获’挂在嘴边。 但这还是温和派,是心胸特别宽广的儒生。 反战的谷梁、左传、思孟等学派,几乎是一口一个‘夷狄是膺,荆舒是惩’,张嘴闭嘴就是‘XX父子同川而浴,相习以鼻饮,禹贡无其图,春秋无其治,其人与禽兽无异,愿陛下弃之!’。 更有甚者,直接人身攻击,痛骂四夷说:蠢尔蛮荆,大邦为雠! 总之呢,出了长城,所有不在《春秋》《禹贡》记载的地方,都是夷狄蛮荒之土,这些地方的人,连接受教化的资格也没有,更不提蒙天子雨露恩泽了。 他们唯一的下场和最好的结局,就是自生自灭! 士大夫们深深的觉得,诸夏民族最好最高。 再不需要其他渣渣来拖后腿,添麻烦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