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章 岳父上门 (第2/3页)
色。 她掌管徐家账目开支,日常采购都由她负责,想了想答道:“每斗涨了三十文,怎么了?” 徐国难皱了皱眉,问道:“原来多少一斗?” “十文。” 俞依偌扬了扬秀眉,诧异答道。徐国难从来不关心柴米油盐,不晓得问这是啥意思。 一斗米居然涨价三倍,徐国难想起昨晚刘伯的牢sao话语,想象无数升斗小民面对疯涨粮价衣食无着悲号啼叫的惨景,胸口如同压了块巨石喘不过气。 见满桌人都有些诧异瞧着自己,眼神透出古怪,忙干笑一声,若无其事道:“随便问问,大家赶紧吃早餐,等会还要出发赶路。” 他不想在餐桌讨论粮价以免破坏和谐氛围,更不想让家人cao心国计民生。 在徐国难心目中,家庭是遮风蔽雨、欢乐祥和的幸福港湾,家人宅在里面无忧无虑快乐平安,外面的世界自然有男人肩膀扛挑。 徐家家境小康,米价疯涨影响不到日常生计,徐淑媛等从来都是不愁吃食,对缺衣少食饥寒哭号的贫民生活缺乏切身体会,自顾低头大口喝粥,谁也没有多嘴盘问。 徐太平偎在老爹旁边,嘴里喝粥,手捏油条,腮帮鼓涨眉开眼笑。 刘雅萍想了想,皱眉向俞依偌道:“米价怎么涨得这么快,以后要想法子多囤一些,免得多花冤枉铜钿。” 她掌过家庭开支,深知当家不易,若不未雨绸缪,月底极有可能出现财政赤字。 俞依偌应了一声,伸筷帮婆婆夹了块霉豆腐,抬头扫了眼徐国难,似是嗔他不会说话。 徐文宏出身锦衣卫,经历过崇祯末年赤地千里,易子相食的饥荒岁月,自然从言语中听出关窍,深深瞧了徐国难一眼,喉头如被食物噎着难以下咽,慢慢咬了口馒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