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年代甜蜜夫妻_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5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53节 (第6/7页)

 “都买?你确定?”陆平洲惊讶问道,“一百块能买八瓶茅台。”这得喝到什么时候去?

    “我知道啊。”程蔓又不傻,自然是会算账的,说道,“我是这么想的,这里面贵的东西咱们买不起,便宜的说实话,我觉得没什么值得买的。”

    自从七八年年底,小岗村的十八户村民按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,这两年全国各地陆续有大队跟着搞改革。

    去年年中效果还不明显,但到了今年,农民手里余粮明显多了。

    农民余粮多了,自然会想办法卖出去,或是给收购站,或是卖给私人,结果都是粮食供应日渐宽松。

    尤其是像程蔓家这样手头宽松的,过日子已经不再依赖每月发的粮票。

    临江是南方城市,主要农作物是水稻,所以每月定量的粮食供应中,大米占大头。可再大头也就十来斤,而且这十来斤里,还分粳米和糙米。

    几十年后的人常说糙米养胃,实际上那都是粳米吃多了,把糙米当成调剂。真从小吃到大的,十有八九觉得粳米更好吃。

    要不是这样,程亮下乡那会也不用隔三差五往家里寄大米。

    除了大米,每月的粮食供应里还有小米、绿豆、红薯等粗粮,所以刚结婚那会,他们每个月吃饭都得精打细算。

    直到改开后,情况才有所改善,程蔓会将糙米的票都倒腾出去,粗粮也不会留下多少,再通过巷子里的邻居从乡下买粮。

    去年临江周围好些村镇搞改革,今年物资富余更多,不管是粮油米面,还是鸡鸭鱼rou,购买渠道都比往年多不少,只是价格比国家单位卖的要贵一些。

    但几毛一块的,程蔓并不在意,所以她不愿意把外汇券花在这上面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