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7 (第1/8页)
他是记忆犹新的。时隔一年多,他还能一眼就认出她。 那时,侯岛任刘庆庆所在班的班主任。她学习一般,上课时经常讲话、传纸条和发短信。这样扰乱秩序,曾被他说了几句,还与她产生过一段误会。 有一次下课后,刘庆庆到办公室对侯岛说,他不应该当众骂她,搞得她没面子。 老师教育学生虽然不错,但也要讲究方式,也要给对方面子。可她就是想不到她在课堂上讲话、传纸条和发短信,也搞得老师没面子! 当时,侯岛不知道北京土话里的“骂”具体指什么意思,就反复强调他没骂她,说他骂她是诬陷老师的人格。他为人师表,虽不是道德模范,但不能骂学生这一点还是能恪守的。 在侯岛印象里,所谓“骂”就是用脏话或者难听的话羞辱对方,让对方感觉到难堪或者心理受到伤害。作为一个老师,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说几句是不算骂的。 谁知,北京土话里的“骂”却包含了批评的意思。老师批评学生,在学生看来就是“被老师骂了一顿”。 她见侯岛反复强调没骂她,就气愤地走了,并说他不可理喻,是当面说假话的人。他无法接受她的说法。因为他没搞清楚北京土话里的“骂”居然就是指批评。如果如此,作为老师在她违反纪律时骂了她,有错吗?相反的是,哪位老师能做到不骂学生,那可就是典型的缺德老师了! 于是,在此后的管理中,他知道刘庆庆利害,就尽量少理会她,能假装没看见的就假装没看见。 刘庆庆倒好,变成了“齐天大圣”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学习成绩也很快由中等变为最后几名。侯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