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17 (第1/4页)
时被贬的张尧、薛兖二人分别为河北招抚使、河东经制使,让他们招抚河北、河东等地的义军共同抗击金军。 赵策有些担心,道:“这二人并不显名,是否真有能力?” 李简朗声道:“皇上,金军第一次围攻开封时,张尧就曾联络五万义军进京勤王,只因太上皇一力主张求和,并不信重他,又将他遣出了京城。河北与河东是天下的根本,大梁绝不可放弃这两地,事不宜迟,请您尽快下诏吧。” 赵策道:“就按宰相的意思,朕这就下诏。” 宋淮拟诏书,赵策看过之后,道:“子平,其实我属意的人选是你。”他是希望宋淮能去河东等地招抚义军。 宋淮沉思片刻,才说:“李简大人能识人,他推荐的张尧、薛兖二人是最合适的,这两人在太上皇时,就主张抗金,在义军中素有名望,我不及这两人。”宋淮资历太浅,名声不显,而且没有功绩,义军根本不认他,他不是合适的人选。 赵策叹气,“是啊,我也是考虑到这些,再说我这里也离不开你。”诏书的草拟,奏折地对答,以及一些国事的商议,这些赵策暂时都不离开宋淮。 宋淮劝道:“皇上,李大人一心为大梁,您将大事托付给他,就要信任他。” 赵策道:“李简的人品毋庸置疑,我只是担心他到底是忠于太上皇,还是忠于我。” 作者有话要说: 晚上还有一更。 第85章 忠于大梁, 但大梁有两个皇帝, 君辱臣死,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迎回太上皇, 尤其是李简这种老臣, 可若是将太上皇迎回来后,赵策置于何地?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