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64章 取名要耳目一新 (第4/5页)
流水潺潺’?” 少杰看了一阵,说:“东流到海”。 我笑道:“应该取《君住长江头》,这样,上游这个隐隐约约的图案,有点像房子,这么一写,人家就联想到了那首诗——君住长江头,我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 这么下游这个小图案,人家就越看越像一个人坐在河边,是不是?” 两人头凑头一齐看,龙远惊呼:“真像,还好像是个女人。” 少杰也惊呼:“对,是个女人。” 我笑道:“这叫暗示法。你用一句诗暗示某种意境,本来不太像房子,也不太像女人。因为这诗让你联想起这些。你就越看越像。 这就是古人写的《邻人疑斧》。有人丢了一把斧子,他怀疑是邻居儿子偷去了。 于是仔细观察那人,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,像是偷斧子的,那人的脸色,像是偷斧头的,听那人的言语,也像偷斧子的。总之一言一行,无一不像偷斧子的。 对于艺术品,我们要声东击西,用暗示法,把图案的意境提炼出来。” 两人恍然大悟。 我再寻了一片石头,叫他们取名。这回,两人取得有意义一些了。少杰说:“这个图案可以取《高山流水》了。” 龙远说:“对,高山流水。” 我摇摇头。“对于这样的石头,十有九个会取高山流水,但没有任何价值,这种名字烂大街。” 少杰说:“下面倒是有座小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