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1章 (第3/3页)
二。 尤其是徐钰,他对厨灶之事知之甚多,说起来头头是道。 ”这草鱼做的不错,鲜的很。” 草鱼腥味重,单清蒸,一个不慎就是满盘腥气。 可文昌楼这名曰鲤跃龙门的清蒸草鱼,腥味很淡,可见有独特的料理法子。 魏景行却是不大认同,遗憾道:“这得三斤吧,用茱萸烩更入味。” “烩鱼,倒是头一次听说。”同桌之人好奇。 “就是鱼rou切片后加茱萸花椒煮,吃起来麻麻辣辣的。”徐钰解释道,别人不知晓,他却是懂,家里做水煮鱼就叫烩鱼。 想当初,魏景行见他煮鱼片还嘲笑糟蹋东西来着,等水煮鱼上桌,一吃一个不吱声! 同桌之人看向高台,问道:“看你也是读书人,不去扬名吗?” 翰林文斗其实与江湖比武一个道理,终归都是为了名扬天下。 长安学子更是热衷于参加各种文会诗会,为的不就是博个才子名头,让朝廷大员甚至是圣上太子知晓自己的才名么。 府试在即,参考的学子来自西城府辖下各县,借此机会展示学识扬名的同时,还能结交有志之士。 试问,哪个读书人不想广交英才? 看着闹哄哄的高台,徐钰摇头,“才学疏浅,就不去丢人现眼啦。” 同桌之人笑着摇头,见二人只吃他们自己点的菜,暗自点头,虽他没坏心,但出门在外又是参考学子,谨慎总不会错。 饱腹的同时,围观了一众学子慷慨激昂地吟诗,徐钰觉得,这顿饭,好像也没那么亏。 毕竟,既见识了广受大魏王朝文人追捧的当筵歌诗这一雅致的酒令活动,又对同科有了些许了解,一举两得。 当筵歌诗还没结束,两人就辞别同桌之人回家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